北京杨承 「新浪教育」北京青苗学校杨承:未来的竞争是面向国际化的

小编 25 0

「新浪教育」北京青苗学校杨承:未来的竞争是面向国际化的

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博辞教育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2国际教育秋季择校巡展”在北京嘉里大酒店成功举办,为北京择校家庭搭建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解决择校忧虑。

本场展会汇聚了北京及周边优质多所公办校、民办校,北京市鼎石学校、北京市海嘉双语学校、北京爱迪学校等本地名校集体参展,也吸引了众多北京家庭前往咨询。

此外,多位国际化学校的校长、教育大咖对国际化学校的教育理念、育人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赢得了参展家庭的喝彩,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青苗学校顺义校区的副校长杨承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北京杨承 「新浪教育」北京青苗学校杨承:未来的竞争是面向国际化的

青苗学校顺义校区的副校长 杨承

前面校长的讲话很让我震撼,可能接下来我思考的角度和讲的内容,包括我的语速都会跟他有很明显的差异,所以我建议大家先花5秒钟的时间喝一下水,调试一下状态。

我是青苗学校顺义校区的副校长杨承,我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去美国耶鲁大学获得了物理学的博士学位,进入教育行业之前在美国的麦肯锡公司工作了几年,回国参与了麦肯锡在深圳办公室的创建工作。

进入到教育行业之后,过去五年我在深圳参与一所国际化学校从前期到创立,基于个人理科的背景,我在科技、艺术和设计的深度融合方面尝试做了很多教育创新的工作。

针对今天展会的主题我想了一下,更多是从个人的经历,包括我为什么加入青苗这个团队的角度,跟家长们直接的探讨,究竟中国的孩子需要怎样的国际化教育。

我相信所有的家长在刚刚成为父亲、母亲的时候,如果你思考我的孩子在接下来的十几年要接受教育,从一个小孩成长为一个成人的过程,我希望他获得什么东西,大体上就是这些:

希望他成为一个有独立完整思考的个体;能够应付将来社会需求的基本知识技能;客观来讲,这一代的孩子他们将来面临的世界一定是比我们当时成长起来更多挑战、更多未知,所以他需要这方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同时非常重要的是,他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我相信所有经历过在家隔离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有一个爱好和兴趣对你的生活多么重要。

过去20年大家只有工作、只有事业没有生活的状态,不是一个常态,已经在变化,而且不会再回来,这些东西我觉得作为家长在某一个时刻想过,这些是我希望孩子从教育中能够获得的。

在实际养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思考对具体战术性的问题,或者考虑所替代,这里面有很多外部环境的因素,有很多自身家庭条件的因素,有很多周围人的压力和影响,比如因为国际环境的应该大家都在想我到底选公立还是选择国际校,因为朋友圈大家晒的东西我就想这么卷我应该做什么?包括一旦选择了一个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多从技术性的角度去思考应该选哪个课,应该让他学什么爱好和兴趣,发展怎样的特长。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合理的考虑,我希望的是很多东西最终还是落回到最开始讲的思考。时不时的回到最初所想的,教育的本质最终希望孩子成为什么?

从学校来讲,选择一个学校永远不可能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问题,学校教育不可能解决这个社会所有的不平衡,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做什么?教育者更应该回到我们的初心,更多的回到我们希望孩子经过教育本质上应该培养的能力和技能,以及知识。

我们面临的是家长越来越需要考虑所谓的“既要、又要”的现实需求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既然、又要”的合理诉求我们应该回应,也应该守住教育的初心,我觉得不管在学校本身的建设,还是家长选择学校的过程当中,看这五个方面,首先学校要有稳定性、连续性,过去五年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主题。二是本身课程的合理性,包括对学生能不能实现个性化的支持。三是因为接下来孩子们面对的世界和我们过去20年全球化快速成长,岁月安好时代已经不一样了,需要有面向未来的核心能力。四是需要有好的教育工作者的引领。五是升学等等务实的考虑,我们需要学生能够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有利的帮助。这五个方面判断国际化教育和判断学校非常重要的一些点。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青苗是怎么在这五个方向做的呢?我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青苗学校的使命是做一所扎根中国、融通世界的新时代的教育。中国所有的国际化双语的学校都会讲这样一个类似的主题,我觉得青苗是北京,甚至全中国少数非常有底气来讲这个话的学校。为什么非常也底气呢?青苗从1998年,双语的幼儿园做起,是一步一个脚印经过24年的时间发展到今天,是有机成长起来的学校,对国际化学校,什么样双语的配比,什么样师资的课程组合,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成长,有非常深厚的积淀和自己深刻的体会。

非常重要的一点,青苗从一开始就是由创始人施校长一直带领,我第一次和她见面的时候就被她的教育情怀打动,过去几年整个教育行业经历了很多资本的冲刷,包括这几年政策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里有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管理结构和资本结构是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不管资本的诱惑也好,还是什么也好,你保持初心做教育,这样的结构在中国是很少有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的连续性和定力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一所学校里面伴随他共同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人生经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他因为学校本身的问题产生被迫转学等等一些外部挑战,这个对孩子将来的安全感都是有影响的。

青苗经过24年的发展成为有很多校区、很多幼儿园的教育集团,在北京的各个区都有很多的学校。行业的认可这些东西不详细讲了。

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中国的今天做教育,一定要有完整的资质,一方面是中国自己的教育体系内需要有一系列的办学资质,这一条在未来两年会影响到很多学校的生存机会。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国际教育组织的认可,青苗是IB全认证的学校,顺义校区是最早的全系列IB认证的学校之一,我们有校内的托福和SAT的考点,因为一校多区的存在。

课程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如何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支持。在青苗希望培养的是具备民族自信、时代精神和世界眼光的未来力量,这个目标是贯穿在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实施之中,包括IB这个体系来说,他们希望培养的理想毕业生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在青苗顺义校区从国家课程和IB的教育体系之间做了深度的融合,借助各个校区合作的优势,从课程特色路径方面都可以给学生提供非常多的选择。

在顺义校区基本的底色很重要的一条是全系列的IB课程,并且是全北京6所全学段认证的学校之一,IB课程是分三个阶段,这个课程最早在60年代的时候,基本设计是应对全球很多外交官子女的需求进行设计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全世界很多的国家都有IB学校,所以跟本土课程的结合,本身的包容性考虑的非常充分。所以在青苗通过和国家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融合,我们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实践。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我们进行详细的课程设计,首先在小学阶段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保持孩子对长期继续学习的兴趣,一定要维持住他的兴趣,这个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是完成他基本双语语言的基础训练。第三位是完成数学最主要的数感的训练。除此以外大量机械重复的,让家长看着放心的训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在很多时候是有害的。同时非常重要的是,综合素养、探知、认知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

初中阶段是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阶段,所以是基于国家课程完备的知识框架和IB MYP学科领域的要求帮助学生打下非常扎实的关系。

高中阶段,前面两年是属于MYP最重要的两年,是帮助他IB阶段的学习,帮助中国孩子最好应对大量的课程需求,同时帮助他升学的准备。课内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大量丰富的课后项目给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包括学科支持,包括学术竞赛,包括音体美设计提供支持,也有学生社团、学生会机制,提供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丰富机会。

今天时间关系我不详细展开,在各个学段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也是这么多年IB学校的积淀,我们跟国家的课程详细的融合,包括初中阶段基于IB的八大领域做的课程,高中阶段六大学科领域,以及必要的要求,大量音体美的培养。

非常重要的一点,面向未来的能力。在IB体系我个人非常欣赏的几点,一是里面强调所谓的学习方法,中国人经常说的授之以渔,希望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希望他在自我沟通,怎么应对大量的信息做筛选做选择,去进行研究,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这些方面我们希望他获得能力,这种能力获得大家都会讲,IB的好处是形成了一套非常系统的融入课程的整个体系,并且是贯穿在全学段的学习、练习、评估和评价之中,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系统性的执行。

面对复杂信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信息做一个整理,再认识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单的去告诉他这个东西,比如这个花是什么花,可以记忆,我们希望他形成综合立体的理解,比如小学阶段形式、功能、原因、变化、联系、观点、责任这几个维度形成对事物非常立体的理解,如果他获得的新事物能够有这样一个体系进行探究和理解,这就是他理解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我们给他这样一组钥匙他能够更好应对信息的处理。

小学阶段我们有探究单元的课程,并且会基于这六大跨学科的主题,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在中学阶段,这是学生设计的垂直农场的项目,设计的本身是很有意思的,很重要的是整个思维的梳理过程,包括问题的导入,包括别人做了什么工作,我们做什么不同的工作,包括做的过程中怎么一步一步的做,以及中间一定有失败的时候,我们面对这个失败如何去应对,包括时间管理,包括项目的全流程管理,这些技能其实是与他在中学阶段做出来什么东西更重要,这个是将来他应对各行各业的场景都需要的技能。

在MYP的最后一年有毕业设计,每个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深入的探究,去做相应的工作。

通过系统的训练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应对未来需求的能力,这个是IB课程体系因为创建时期的需求,外交官的子女就是要大量的应对新的环境,新的文化,新的不同的情况,所以培养的素养跟现在所希望的孩子面对未来全球化的挑战所需要的素养是非常一致的。

作为一个学校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教育团队,教育一定是由优秀的人带领学生成长的事情,青苗的总校长是人大附中王淑艳校长,王校长的带领下集合了一批优秀的中外团队,顺义校区有100多位中外方的老师,很多都是在青苗待了相当长的时间,5年、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非常稳定的教师团队。具体详细的信息可以做深入的沟通。

最后,我们的升学和很多节点的选择,我们需要有力的支持。在顺义校区升学指导的负责是之前在人大附中ICC担任升学主任的郭健老师,他把三千多名学生送到全世界的大学,经验非常丰富,在他的领导之下升学指导团队是能够学生选择和应对自己最希望的升学路径。

过去的几年青苗顺义校区升学成绩也是不错的,历史上的成绩整体也是比较稳定的,详细的不讲了,包括毕业生很多都是在自己的体系内经过了八年、十年、十一年的成长,一路走上来的青苗娃,这才是最能够证明一个学校从教育初心出发到一步一步的实践,究竟是否有效的非常好的证据。

期待的家庭和期待的孩子,孩子根据不同的学段有一些学术或者能力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是希望孩子一定要有一个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勇气和决心,可能这个环境和你之前所熟悉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没有关系,只要你有这个勇气来应对这个变化我觉得这个变化是你将来某一时刻一定要经历的,所以不如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大家一起共同去面对。

作为家庭来说,我们希望他们是认同青苗的国际化教育的理念,同时孩子的成长一定是家长、学校和孩子三方共同努力实现的,我们希望能够和家长建立非常好的合作,共同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成长。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到青苗的展位做更多的了解,谢谢。

新浪声明:以上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文内容来源:新浪教育

「新浪教育」北京青苗学校杨承:个性化教育的核心在于首先了解孩子

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博辞教育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2国际教育秋季择校巡展”在北京嘉里大酒店成功举办,为北京择校家庭搭建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解决择校忧虑。

本场展会汇聚了北京及周边优质多所公办校、民办校,北京市鼎石学校、北京市海嘉双语学校、北京爱迪学校等本地名校集体参展,也吸引了众多北京家庭前往咨询。同时青苗学校顺义校区副校长杨承参加了本次活动,以下为采访实录:

北京杨承 「新浪教育」北京青苗学校杨承:未来的竞争是面向国际化的

青苗学校顺义校区副校长杨承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微博2022国际教育秋冬择校巡展北京站的活动现场,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青苗学校顺义校区副校长杨承,杨校,欢迎您,首先请您跟网友打个招呼。

嘉宾: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好的,在新形势下,学校应该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来办出真正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融合了国际元素的本土教育?

嘉宾:好的,这个应该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从我们青苗的实践来讲,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首先是学校的领导者、领导团队,应该是有跨文化的深厚积淀的。我们知道很多传统的国际化学校,或者很多本土转型的去打国际化特色的这些学校,他们的领导团队要么是完全的过去的传统公立的背景,要么是完全的外方,过去的外方治校,其实对中国本土是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在青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觉得,领导团队一定要是自己对于中国和西方的教育文化,甚至社会,有深刻的体会的,才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构建一个扎根中国的充分的国际化的这样一个特色的教学。

第二点,就是我们在构建团队的时候,我们的教学团队,我们的整个支持团队,都应该是能够实现中外融合的,其实在最近的一两年,很多的学校在中外方的文化冲突,包括管理的不一致上,其实是出了很多问题。所以这方面,我们青苗应该说24年的本土化的这种国际化教育的积淀,帮助我们能够去避免很多这些常见的坑,这个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第三,当然就是在课程方面,我们需要将中国国家课程和国际上好的这些教育实践、教育方法去做深度的融合,这个需要大量的实践的摸索和积淀。那在青苗,尤其我们顺义校区,我们是一个全IB的学校,所以IB本身这个课程框架,它其实就是对于各国的本土课程有非常大的包容性,在青苗的顺义校区,我们将中国国家课程,不仅仅是课纲,而且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这些课本的内容要求,和我们的IB的整个的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的要求进行了深度的融合,这方面的实践是做了很多年的,所以这个我们也是非常成熟和有信心能够充分地实现本土和世界的融合的这样一个教育体验。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您的分享。第二个,提到个性化教育,贵校都有哪些特色课程和教育方式可以实现呢?

嘉宾:个性化教育的核心在于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青苗,本身我们的这种小班化的教学,其实能够为我们个性化地了解孩子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基础。我们每一个班从小学开始,其实都有一个相当于是中方的班主任和一个外方的班主任的角色,这样中外两位主班老师,对于学生的这种各方面的身心发展、学业情况的了解和不同维度的支持,包括家校的无缝的沟通,这个就构成我们去实现个性化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在这个之上,我们从课程上,各个学科根据需要去进行分层的教学,进行这种分level的不同的安排,这个在各个学段会有不同的侧重。那IB课程体系,它本身也是有很多不同的face、不同的level,去进行这样子的安排,我们也是通过自己的摸索,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的分层的这种个性化支持的教育的体系。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就是我们在课后对学生的支持,所以在青苗顺义这边,我们有很多的课后我们叫ASA,After school activities,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支持学业突出的学生能够在比如学术竞赛或者更加综合的这些考验里面去出彩,对于学术相应学科还比较薄弱的同学,我们也有这种补差的很多的支持,同时还有大量的针对学生的各方面兴趣、综合素质,包括IB本身的很多的这种综合的project,他们去给予支持的这样子的一些项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满足学生各种个性化的这种需求。

主持人:好,谢谢您的分享,最后在政策的转换下,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一所适合的国际化学校呢?

嘉宾:对,最近几年其实国际化教育面临了很多的外部的影响,其实政策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其实是在前几年资本大量涌入教育之后,这两年又由于政策、由于整个的经济的原因,资本又大量地相当于撤出这个行业,所以其实这样一个过程,对于整个国际化教育的版图,包括整个的学校,全国的学校其实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学校本身的它的管理结构、它的资本结构,是要能够保障学校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这个是家长去选择学校的一个底线。青苗最大的我觉得一个好处之一,就是我们是有一个非常稳定清晰简单的这样一个管理架构,我们的创始人,我们的施华校长,从1998年开始创立这个学校,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自己有机地把这个学校建立起来,也不依赖外部的融资,也不依赖各种的金融的手段,能够建立起这样子的一个学校的体系,其实就能够保证我们在不管外部,不管是政策的冲刷,还是资本的影响,都不会影响到我们去沿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去持续地往前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除此以外,在具体的选择学校的过程中,家长当然有很多的自己的诉求,其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学校本身的课程的完备性,包括对于个性化支持能不能够有相应的资源去匹配,这些我觉得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做一个选择。在高中阶段,确实升学的道路的选择是要作为很大的一个考量,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学校、家长和孩子三方去进行紧密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能力,然后去判断。青苗本身由于是集团化办学,所以比如我们在北京的各个校区其实是有不同的侧重,像顺义校区本身是全IB的这样一个老牌的IB学校,所以它在IB体系,就通过IBDP这样一个路径去升学方面是有非常深厚的积淀,像我们的海淀校区,我们的AP方向也是这几年做得非常强的,我们还有怀柔校区,在A-level方面也是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的优势,包括我们海淀校区的合作的项目,在A-level方面也有相当不错的实力。所以我觉得选择像青苗这样子的,能够有多个校区互为补充,在同一个体系下,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去进行一个多元的选择的机会,这样子的类似的学校,我觉得是家长可以去优先考虑的。

主持人:好的,谢谢,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嘉宾:好,谢谢。

主持人:那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杨校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各位网友的观看,谢谢大家。

嘉宾:好,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以上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本文内容来源:新浪教育